新聞

2021年12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- 2021年12月
綜合式英語課程 提升聽、說、讀、寫四大範疇
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致力培育學生的英語水平,裝備好日後投身社會必須的溝通技巧。在課程上,學校以完善的課程規劃,幫助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,同時亦鼓勵「學習融入生活」。呂恒森校長認為學習是需要應用,而不只是坐在案前完成試卷;期望學生透過多元學習活動,在輕鬆有趣的方式帶動學生的動力及信心。
多元教學活動 提供豐富語境
語境對學習英語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讓學生增加接觸外籍老師的時間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。呂校長了解對於學生而言,使用英語與本地老師交流的動力並不大,因為當他們不懂得以英語表達時,便會改以中文繼續交流。語言學習由「聽和講」開始,為培養學生多聽及多講的習慣,英文科的校本教材要求學生每天朗讀,加上外籍英文老師示範日常英語對話,養成學生「開口說」,讓每級同學在英文週會展示學習成果。
本着「全面照顧讀、寫、聽、說」的理念,除了加強外籍老師會話課堂外,學校每星期均設有 ERS(External Reading Scheme) 課 堂, 鼓勵學生閲讀更多課外讀物。新到任的英文科主任劉詠薇老師表示:「為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,英文老師製作校本課程,加入日常生活有趣的詞彙及句子結構;亦透過閲讀課外書計劃,定期整理推薦書單,方便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挑選。」
設計校本教材 鞏固英語基礎
呂校長認為,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建立了一定的英語基礎,只是大家的基礎不一,所以學校除了要加強他們的英語能力發展外,更需要統合學生的基礎。有見及此,學校將中一至中四級的三班分拆成四組授課,調整師生比率,提升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。在中一英語課上,老師會再次重溫一些基本語文知識,如 Phonics(字母拼讀)、Parts of speech(詞類)等,鞏固學習基礎。呂校長解釋道:「不論學習甚麼語言,這些都是語言學的根本,只有奠定穩固的根基時,同學才能夠在學習上有所突破,更上一層樓。」為了方便學生複習,學校亦設計了語文手冊(English Handbook),內容包含各式文法範疇,如詞類、句法成分、時態等,讓學生能夠時刻重溫,温故知新。
另外,學校為了配合學生的學習多樣性,在選擇教科書上調整了策略,讓學生按所需的章節購入。學校更按照各級的教學需要及進度,設計了作增潤之用的Module Booklet。每本Module Booklet都有清晰分類:生字詞彙、詞彙使用、文法、句式結構及寫作部分,填補教科書的教學空缺。此外,學校更為全校學生配備iPad,同時在恒常英文課堂滲入e-learning(電子學習)元素,從而有效提升學習動機及效能。英文科副主任孫芷珊老師表示:「我們明白部分學生抗拒以英語交流的一大原因,就是因為詞彙量不足,難以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,所以英文科組的老師團隊早已在暑假期間開始設計,配合授課單元推出Module Booklet,重點擴大詞彙庫。」鼓勵學生學習更多字詞,突破他們的學習框架,並配合寫作加強他們對知識的記憶。
有機結合音樂 讓學習成為輕鬆日常
學習源自生活,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,學生每天一進校門就會聽到老師特別挑選的一些英語歌曲,營造日常的英語氛圍。「音樂是一個跨語言文化的學習媒介,藉着具穿透性及節奏感的旋律,有助學生加深對歌詞的印象,容易記得歌詞裏提及過的單字、片語。而且歌曲包含許多文化背景,學生能夠了解詞彙在不同意境下的解釋。」呂校長指出,聽歌亦能讓學生習慣英語歌的節奏、斷句及重音習慣,提升他們的說話能力。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習效能,學校在未來會將播放英語歌曲活動延伸至課堂,讓學生將學習過的單詞應用至寫作上。
提供大量展示機會 讓學生學以致用
學校深諳在學習英語時,必須給予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機會及平台,以展現所學。未來,學校會於初中推動英語戲劇教育,期望學生在學期完結時能夠以英語完成戲劇演出。呂校長指出:「我們的着眼點是期望全級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,不論台前幕後,讓學生在準備過程中能夠以英語交流,加強他們使用英語的膽量。」在恢復全日面授課後,學校亦期望能夠在小息、午膳時間於小舞台進行演出,活學活用。
今年新增在英文週的週會時間,讓每級學生能夠在禮堂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。除此以外,學校亦積極推動學生統籌活動,讓他們成為主導,如擔任活動司儀、後台支援等。「我們期望藉着豐富同學的學習體驗,鍛鍊他們的韌性,為他們創造成功的學習經歷。學習從來都不限於大、中、小學16年內,我們希望在這段期間培養他們樂於嘗試、不怕失敗的精神,讓他們在日後亦能夠不斷發展。」為了推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,學校本學年推行「自己目標自己定」計劃,學生需要自行設立三個目標於本學年達成,並定期在班主任節及成長課堂與老師檢討進程,例如學生可以定立「每天學習五個英語生詞」的目標。
教師團隊多元組成 英語教學實用「貼地」
教學方針與教師團隊是相輔相成的。學校在本年新聘了不少老師,壯大教師團體,呂校長坦言,全賴整個團隊的熱誠,推動不同的學習活動,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,使學生真正受惠。「我們的教師團隊的組成非常多元,即有新入職的老師,亦有經驗豐富的部分老師更曾經擔任空中服務員、公關公司的高層,充滿社會閲歷,所以她們都明白英語與生活的密不可分,了解各行各業的實用英語,使教學更加『貼地』。而英文科劉詠薇主任雖然是新到任老師,但教學及科組管理經驗豐富,而且充滿熱誠,與我們原有的教學團隊擦出不少的火花。」